本帖最后由 老皖北 于 2015-3-7 23:13 编辑
我的家乡位于安徽北部,这里的人们善良勤劳。千百年来,我的祖先们在这片热土繁衍生息,虽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枯燥且乏味,但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并没有影响到祖先们挖掘生活中的美、享受生活里的乐的热情与激情! 皖北地区以面食为主。因此,这里勤劳的人们无论是一日三餐,还是传统节日,总是能在面食上做文章,且五彩纷呈!诚然,这与当初的物资匮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最近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生活质量出现了质的飞跃!但是,老祖宗千百年来留下的勤劳、简朴、节约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 适逢元宵佳节,在此,就向各位鱼友简要介绍一下我家乡的风俗习惯。其他的不说,我们就聊一聊最土、最具特色的民俗食品——棉花灯。 棉花灯一般都是用加点食盐的“死面”捏一个带有凹巢的小物件,放进笼屉蒸熟即可。中间的凹巢处插一根缠上些许棉花的火柴杆或牙签作灯芯,浇上食用油,一切就OK了。有时候兴致起,会将灯体捏成各种生肖、农作物等形状,惟妙惟肖,煞是喜人! 记得小时候,当正月十五的夜幕拉开的时候,小伙伴们都会急不可待地端着棉花灯走出家门,汇聚在村子里的巷道中,霎时,汇成了灯的海洋! 那时候,家长都会让孩子们把点燃的棉花灯在眼前晃一晃,并且嘴里念念有词:棉花灯,照照眼,三年不害眼(眼疾)! 同时,会在家门口及家中所有的房间内分别放上一盏或两盏棉花灯,说是可以照瞎各类害虫的眼睛,让其入不了房屋厅堂。 在村子中聚会的小伙伴们快乐的蹦啊、跳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甚是热闹。 有时候,年龄稍大的会欺骗年幼者:看,你棉花灯下怎么有条虫?! 小家伙不知是当!马上翻转过来看。这时已经烧烫的热油一下浇到了手上,顿时,扔了灯!皮实的孩子会追着骗他的家伙讨要说法,无果后,从地上捡起已经熄灭的棉花灯顺手在小棉袄上象征性地擦上几下,回家添油去了! 遇到怕疼的孩子会哭着鼻子找叔伯来论理,不过,这时候只是引来几句笑骂:狗日的,惹个小孩子干啥! 同龄的孩子,一旦闹开了,就会出现“撞灯”的激烈场景!这也是元宵节闹花灯的高潮!经过一晚上的点燃,灯油一般都耗去大半,这时,不知是哪个比较具有身体优势的大块头会突然发力,用自己的棉花灯去撞击别人的灯,能撞得对方灯翻油泼,烫的嗷嗷叫才好!一旦到这个时候,年幼的孩童唯恐避之不及!场面异常壮观、激烈! …… 经过一番“搏杀”,油泼了,灯熄了。由于刚刚还有热油在棉花灯内燃烧,因此,棉花灯还是热的,有时候因为灯火的烘烤,棉花灯内壁上还会被烤出焦黄的干壳儿……这时候,伙伴们就会拔掉灯芯,将棉花灯当作点心下肚了(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当初做棉花灯时会在面里加点食盐的缘故吧,灯内有油,咸一点,更香、更适口。不得不赞叹老祖宗的聪明才智)! …… 又到元宵节。又见棉花灯!睹灯忆往昔。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当初的欢乐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在我们这些七十年代出生在农村孩子们的心里,谁人没有一段童年时光中哪怕贫穷,甚或窝头相伴但是却无比欢乐的时光! …… 有过经历,方能更加茁壮的成长!生活如此,养鱼又何尝不是? 站在正月十六的太阳下,展望2015,愿所有的鱼友都高高兴兴地踏上新的征程,龙巅更上层楼!在此,我也给大家出个谜语,谜面是:正月十六办喜事,打一成语。愿大家年年如谜底,事事胜谜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