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春春 于 2014-6-19 18:01 编辑
8、底部过滤 底部过滤(又称:底沙过滤、底层过滤、砂土层过滤器、底层浪板、底板式过滤器),虽然花费不多,既有效又不需作特别的保养。 底部过滤是放在水族箱底部,它由许多的网板组合而成,在网板上可以连接水泵的进水管,当水泵工作时,水流通过网板的底部的导流槽进入到过滤槽内,过滤后的水再回到水族箱内。底部过滤器最大的优点是过滤面积大,当水泵工作时,底部过滤网与水族箱的底部的空隙中,会产生虹吸作用,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水流,将网板上的脏物吸到过滤槽内。底部过滤器还可以根据饲养鱼的大小、水族箱尺寸的大小增加水泵的数量,以增加水的过滤量。底部过滤的使用,抽水泵的功率不能太小,功率太小,底部的水流速太慢,容易滋生藻类,藻类在慢水流中,会大量繁殖。因此,使用底部过滤器时,所使用的过滤器的功率一定要大,这样可以提高底部水的流速,使藻类不能在底部生存。底部过滤器最大的缺点是清洗比较困难!一旦需要清洗过滤器或水族箱,就要将底沙全部取出。 底部过滤 原理:
底部过滤 气动: 底部过滤 机动: 另外,与底部过滤相似的有活沙过滤(厚底沙过滤)
9、潮汐式(呼吸式)过滤 潮汐式过滤简而言之就是利用虹吸原理在滤盒中使水流水人造“潮起潮落”,使玻璃环上的硝化细菌有更充分的暴露在空气中,增加有氧时间。 最常见的是一个倒U型管插在滤槽中,一端通过出水口在鱼缸水面之上,一端在滤盒中,水流通过在滤盒中的一端管子(一般做成有倾斜角度便于虹吸完成后吸入空气),逐渐水位上升(因为管中由空气),水位到达倒U型管顶部时(刚好覆盖玻璃环),整个管子全部排出空气,形成虹吸巨大水流直入鱼缸;(这里要求出水管必须大于进水管便于瞬间排水),随后水位逐渐下降,一直到达倒U型管的入水倾斜角部位,吸入空气再次水位上涨,如此反复人造“潮起潮落”,使玻璃环上的硝化细菌有更充分的暴露在空气中,增加有氧时间。 制造虹吸目前有三种方法:U型虹吸管式、内外套管式,浮块式(象抽水马桶)。
优点: 1 模仿自然“潮起潮落”,使硝化细菌活得更好。 2 能给鱼缸更有效地增氧。 3 节能,相对其它过滤方式来说,潮汐过滤不需要较大功率的过滤泵。
缺点: 1 噪声,这应该是潮汐过滤最大的缺点了。 2 形成潮汐要有一定经验,初学者不好掌握。 潮汐式(呼吸式)过滤 原理: 虹吸管: 潮汐式(呼吸式)过滤 实物: 10、流沙过滤器(流沙床过滤器、沙樽过滤) 流沙过滤器与传统过滤最大的不同,在于滤材的操作状态是固定还是不固定。传统过滤中,固体滤材基本上是以互相堆积,密度紧密堆积作为渗透层。 但流沙过滤器不同,它的滤材是以颗粒状滤材作为填充层,循环水从下方连续冲激填充层,让它形成洋浮动状态,从而起先生物过滤。基本上,流沙过滤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完完整整的生物过滤器,因为它没有物理过滤功能,所有的有机杂质必须靠微生物固体表面形成的异养性生物膜来分解,因此它的滤材同时具有消除有机杂质,及硝化作用双重功能。 流沙过滤器的结构非常简单,由一个密封圆筒,内置1/3的细沙所构成,采用外挂或悬挂式。操作时,循环水从圆筒下端输入,从上端输出。水流强度只允许细沙在圆筒内产生搅动。但不会随水流进入水族箱。 流沙过滤器 原理: 11.底缸过滤 优点: 水流带着氧气翻滚幼沙,能迅速培养大量硝化细菌(好氧菌,分解NO2)。 缺点: 体积不细,并须外挂鱼缸外;平均约3个月清洗一次沙;但若停了泵(如停电)超过5、6小时,静止的幼沙所积存的污物会令樽内的积水水质恶化,须先清洗沙樽後方可重新启动。
11、底缸过滤(沙缸) 底缸是放置比主缸低的玻璃缸,一般放于底柜,如果空间允许也可以放置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通过管道与主缸相连,利用水泵来进行水的循环,在缸内用玻璃分隔成几格,可以放置不同的滤材或器材,隔板的设置不同可以引导水流分别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方式流经滤材或过滤器材。
原理: 西方称Filtration Tank - 过滤缸,香港俗称沙缸,因为以前滤材贫乏,沙是最易获得的滤材,所以用来盛载这些滤材的过滤缸便俗称沙缸。但今时今日,更高效能的滤材、仪器日新月异,沙缸已不是只用来载沙了。由於沙缸容量大,间格分明、灵活,是最稳定,也是中、大型鱼缸必用的过滤方法: 1 将主缸中的水引入沙缸中;2 在度身订造的玻璃舱间格引渡下,经过特定的过滤仪器和滤材; 3 最後水泵将净水泵回主缸中。 优点: 容量大、过滤能力强而稳定;能因应饲养目标而进行度身订造的设计。 缺点: 体积大,常须造鱼缸柜放置;须订造及小心设计。 底缸过滤 实物: 底缸过滤出水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