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将至,酷暑让人无法承受,室外简直令人焦躁不安。锦鲤亦是如此,可是夏天正是锦鲤长身体的季节,是各大锦鲤爱好者的共识。那么问题来了,长身体必须要吃东西,但鱼的状态不好,不肯到艳阳曝晒的水面上吃东西,怎么办?如果放任不管,让爱鲤爱吃不吃的,就白白浪费掉锦鲤生长的黄金周期。
那么到底为什么到了夏天,就会出现这个状况呢?水温升高,到底造成了哪些生态环境的变化呢?以下是超过十年养殖经验的经验者分享,与大家一起探讨。 首先如果水温过高的话,水中的含氧量会过低,会引起锦鲤的不适甚至死亡。水的溶氧量受水温、气压、盐度等因素的影响。水的溶氧量与水温、盐度成反比,温度增高则溶氧量降低,盐度越高,溶氧越低,反之则溶氧高。水的溶氧量与气体的压力成正比,水面上氧的分压愈大则溶氧量愈大。所以我们都会把气盘、气条或气石放在水底,水体越深溶氧的效果也就越好。同时水泡越小与水体接触的相对面积越大,溶氧的效果也就越好。
这只是物理因素,上文提到夏天是锦鲤长身体的季节,大量喂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水生生物的数量过多和密度过大及饲料残渣过多等都会使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含量增高,水体的溶氧量下降。大量喂食对过滤负荷很高,饲料泡在水面上,锦鲤不吃,长期下去,饲料直接在水中分解,不但锦鲤不吃浪费了,还导致坏水,严重影响了鱼池的生态环境平衡。 水中溶氧量对锦鲤食欲有重要的影响。锦鲤的成长不只是投喂量的关系,重要的因素还有水中的溶氧量。溶到水中的氧气量由于有有机物、氨氮等其他杂质,用气管提供空气瀑氧再多也不会达到饱和溶氧量,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水温升高的时候,水中溶氧量会递减。
总的来说,鱼池就是锦鲤生长的一个生态环境,每个因素都互相影响,一环扣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