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41817
- 精华
- 2
- 帖子
- 21499
- 最后登录
- 2024-1-4
- 注册时间
- 2014-12-23
锦 鲤 探 花
VIP 贵宾
龙币
- 121611
兑换福利
|
如果鱼病了,你会选择什么方式治疗?相信绝大部鱼友会选择下药、打针,这是比较主流的一种治疗方式;极少数人会选择不下药、不打针,靠清洁过滤、更换底水、加大瀑氧等措施做好水,然后靠鱼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去战胜疾病。哪种做法更明智呢?我们先不要急着下结论,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两种做法的利弊分别是什么。
下药、打针的好处:
1.好得快!节省时间成本。
2.可以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而这则恰恰是不下药、不打针的不足之处。
下药、打针的坏处:
水,是锦鲤活着的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好的水可以让锦鲤少生病或是不生病,小病可以自愈,大病可以转为小病;反之,不好的水可以让锦鲤无病变有病、小病变大病,百病缠身。
那么,下药的第一个坏处就是,破坏了水质,破坏了良好的生化系统,而要重新恢复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在没有良好的水质条件下,鱼儿病情的恢复将会变得更为缓慢,甚至是无法恢复。
第二个坏处是,“是药三分毒”!
对人如此,对鱼也如此。由于用药错误、下药过量,甚至是向更为严重的病症转化,最终导致鱼的死亡。据说,治死治残的鱼远比病死的鱼还要多,而且就算不死不残,由于药物对鱼儿机体一些肉眼看不出的隐性损害也是存在的。有鱼友就观察过,一些经过下药、打针的鱼儿,成长的速度会比其他鱼儿要慢一点。而这则恰恰是不下药、不打针的长处。
所以,两种做法各有利弊,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简单地说哪一种做法更优,这是不严谨的一种态度。这两种做法要灵活使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墨守成规,认死理,该用药时就用药,该不用药时就不用药,关键时候,确保鱼的生命是第一原则,其次才是确保鱼儿的健康。
当发现鱼儿有异常时,主要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只谈处理的程序步骤,不谈处理的具体细节):
1.检查水质。如果是水质不理想,立即采取清洁过滤、更换底水、加大瀑氧等措施做好水。
2.观察分析确诊。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确诊了,对于治好鱼来说就是事半功倍,确诊不了,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果在水质条件已得到充分改善的情况下,如果一至两天内,鱼儿还没有缓解的情况,哪么基本上(凡事有例外,比如神经系统损害,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就宣告了纯粹地靠鱼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去战胜疾病是不可能的了,就得采取下一步骤了。
3.隔离。如果你有着良好的隔离条件,应该在第一时间就考虑隔离,如果没有,哪么在改善了水质的情况下,给个一两天的观察时间,再决定是否需要隔离也不晚,毕竟绝大部份的鱼病在水质改善的情况下都是可以缓解直至愈痊的,如果你没有好隔离条件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会因为你的隔离加重了鱼的病症。
4.下药、打针。在准确判断出鱼儿病因的情况下,哪么就要对症治疗了。先说下药,投喂下药要比水体下药要优,隔离水体下药要比主池、主缸水体下药要优;对于没有食欲的鱼,只能采取水体下药的方式。再说打针,对于下药没有效果或是没有明显效果的,或者是一开始病情就比较严重的,哪么就要选择打针治疗的办法了。对于下药、打针所用药的剂量,通常情况下应是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准确判断鱼的病症很重要,不然各种药剂、针剂反复用,鱼就算不病死,也给折腾死了。
5.做水。一但鱼的病症得到控制和明显的好转,就必须停止下药、打针,尽快地恢复水质,建立起良好的生化系统,促进鱼儿的早日康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