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材测评报告
一、前言
作为一名养鲤刚近一年的新手承蒙龙巅锦鲤论坛管理员推荐,有幸加入到龙巅测评团队参与测评。报告提交后,测评组建议本人将报告在龙巅论坛上发表,供鱼友交流探讨,本人觉得第一次做这样的测试,在方案生化、程序设计、测试指标拟定上存在许多欠缺,通过与鱼友交流探讨可以得到充实和提升。因各地水质各异及论坛权限原因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裁减修改,墨重策划方案,轻描测试数据,报告仅作参考。
二、课题与任务
本次测评课题由龙巅测评团命题,测试方案及测评指标自拟,任务完成提交测评报告。
三、测评对象:滤材A、滤材B、滤材C.
1、滤材性能类型
(1)滤材A:培菌养菌类,外表多孔隙球体,内部蜂窝孔隙,球体φ18≈φ20(mm)
(2)滤材A:滤材B;培菌养菌类,为外表多孔隙圆柱体,内部蜂窝孔隙,圆柱φ15(mm),柱高10(mm)
(3)滤材C:不详,为外表多孔隙不规则粒块状,内部蜂窝孔隙,粒度10-20(mm)
四、测评指标(可以根据自己测试条件增减)
1、静态理化指标:孔隙率、吸水性、亲水性、透水性、TDS值、PH值等。
2、动态理化指标:水质颜色、水质味道、浑浊度、便状(散、粒、条)、PH、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指标等。
五、本案静态测试方案
(一)测试方法与手段
1、目测法:用于滤材外部和内部孔隙大小,孔隙率(单位体积内的孔穴数目),以及滤材吸水性、透水性鉴别。操作方法是将滤直接敲碎目测。单位面积孔穴数越多表明细菌床比表面越大,越有利益有益菌的繁殖生息。
2、水测法:借助量杯、量筒等容器,使用水作为测试介质直接测量滤材的吸水性、亲水性、透水性、TDS值、PH值等理化指标。该方法用于滤材理化特性的测试,对滤材外形可测量性要求高,否则吸水性、透水性测量数据偏差较大。例透水性测量需要滤材切割成面积、厚度相同的规则片材;再如吸水性,各种材料必须同体积,只要有不规则滤材(本案中C滤材)和体积上的偏差,测量结果就不具可靠性,水测法基本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
3、缸水法:就是直接从鱼缸内抽取足够体积的缸水,先测出缸水生化指标,然后将样水摇均倒入三个容器等体积量,再将等质量的A\B\C滤材分别放入容器内(需不需要循环、加氧、加氧由测试者自定,但要注意测试条件的同一性),规定几组时段对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PH值进行测量,得出的结论客观真实。
六、动态测试方案
(一)测试流程:主缸-过滤-主缸(回路)
(二)设施及参数
1、主缸:尺寸 水体
2、过滤:沉淀、物理、生化、清水仓配置描述。
(1)物理过滤:过滤棉、毛刷等等
(2)生化过滤:麦饭石、珊湖骨、细菌屋、火山石、除氨石等。
3、水泵: 型号 流量 功率
5、气泵:(单、双回路)。主、副泵型号及供氧分配。
(三)环境因素
1、气温,2、水源,3、源水PH,4、水温及温差,5、……
(四)鱼况
1、鱼只数量。2、鱼只大小。3、健康情况 4、养殖密度等。
(五)滤材使用原则
1、安全原则:基于测评提供滤材数量有限(2500g),满足不了过滤正常工作滤材数量,防止水质恶化出现影响鱼只在测试中的安全,用同等数量的测评滤材替代原系统中同等数量的同类滤材。
2、可比原则:要避免测试过程系统各环节参数因素的随意波动,产生不平衡或不对称运行状态,需要对系统影响大因数进行管控。如:饲料品牌、投食次数及数量、换水抽便次数及比例等前后要一致。
(六)测评观测项目
(1)水质现象:是否有异味、是否浑浊、泡沫变化、水质颜色、粪便(散、粒、条)等。
(2)生化指标:PH、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指标等。
(七)观测手段
1、人工:视觉、嗅觉判断
2、设备:测量仪器、试剂、色卡、试纸、测试笔、量杯、量筒、量尺、容器、天平、温度计等。
七、测试记录
(一)静态测试记录表
(二)动态测试记录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物理现象按实际操作次数,观察现象填写。(项数根据情况自拟)。 2、生化按实际测量结果填写。指标项目根据测试设备仪器情况酌情增减。 |
七、测评结论
(一)静态观测结果
1、孔隙率:滤材B>滤材A>滤材C(目测)
2、吸水性:滤材B>滤材A>滤材C(目测+浸水)
3、透水性:滤材B>滤材A>滤材C(目测,浸水法不具备测试所需仪器设施)
4、调节性:滤材C>滤材A=滤材B (浸水法,在使用滤材C过程中PH值发生变化)
(二)动态测试
1、9.21-9.25使用滤材A替代原缸使用中同等数量的细菌屋和陶瓷环滤材,测试期间,水质情况与测试前对比无变差视觉感观现象,鱼儿状态好,鱼粪便排出为多散少粒状,说明该滤材培菌养菌性能较好,产品质量合格。
2、9.21-10.06使用滤材B,26-29日前4天各观察项情况良好无异常发现,10.01-10.06国庆自驾游,9.30停食换水1/4左右,6日下午2:00到家,鱼状况良好,沉常沉淀仓无条状粪便。说明该滤材生化过滤效果好,产品质量合格。
3、10.07-10.11使用滤材C,PH值出现上升趋势,该产品看似人工合成,外观近似麦饭石类,但外表和内部具细菌屋多孔隙构造,具有培菌+PH调节功能。
4、滤材A和滤材B虽然培菌效果好于滤材C,但滤材C有培菌+PH调节功能,更适用于本案测试地区水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