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锦鲤养殖的水质条件 1. ph值 A. 锦鲤可以忍受的PH范围为6.5~9.0,最佳PH值为6.8~7.4,在弱碱水中,锦鲤生长情况良好。锦鲤不能忍受PH的剧烈变化(不能超这0.2PH/小时)。 B. 生活在过酸PH的水体中,锦鲤会食欲不振、体力差、体色变差、易变得兴奋而跳出水面、易生病。生活在过碱PH的水体中,会使锦鲤的鳃和鳍出现溶化现像。通常情况下,在养殖过程中PH会有一程度的降低,可以通向水体加碳酸氢钠、适量换水;也可向过滤器中加放沸石、珊瑚沙以维持PH。 C. 入池前的PH调节。如果当地养殖用水PH不在锦鲤生长最佳范围内,在锦鲤入池前最好对PH进行高节。PH过低可以加碳酸氢钠,PH过高可以加磷酸二氢钠。PH的调节最好在养水前时行。 D. 每日对水体PH进行测定。 2. 水温 A. 锦鲤是变温动物,在0.5~38度均可生存。最适水温为25~28。低于10锦鲤摄食和生长会明显下降。在养殖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水温的剧烈变化,如果温差超过4度,锦鲤会因为不适应而易生病。特别是春秋换季时,水温昼夜温差大,要做好加温,以防锦鲤生病。 B. 温度对于鱼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温度对鱼类的生长、摄食、免疫功能、新陈代谢速率、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消化酶活性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控制温度对于养殖锦鲤而言非常重要。 C. 每日下午2点,晚上10点测定水温。如果安装了加温或降温装置要定期检测设备动转是否正常。 3. 溶解养 A. 锦鲤养殖池中溶解氧最好6~8mg/升。如果溶解氧小于3mg/升,锦鲤的摄食和生长都会下儿,如果小于2mg/升,锦鲤会出现浮头。对于高密度的锦鲤养殖池要24小时开启增氧设备以维持水体溶氧量。如果出现停电,要使用增氧片。但是过高的溶解氧会使锦鲤易患气泡病。 B. 水体适宜的溶解氧对于维持水体生态平衡、过滤效果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4. 硬度 A. 软水、硬水都可养殖锦鲤,水稍硬更有利于锦鲤的生长。硬度对于鱼类骨骼的生长和水体PH缓冲能力有着重要影响。通常情况下锦鲤要求全硬度在80~100。 B. 鱼类对水体硬度的适应有其自身的调节机制,通常并不需要对硬度进行调节。 5. 氨 A. 水体中的氨来自于含氮有机物的分解,锦鲤的排泄物,鱼池中多余饵料和死鱼分解。氨对于鱼的毒性非常强,锦鲤养殖要将军氨氮浓度控制在0.1mg/ 升以下。注意氨和氨氮不是一个概念,在锦鲤养殖的PH下,通常认为水体氨浓度为所测氨氮浓度的百分之一,氨的毒性与PH密切相关,在酸性水中,有毒氨绝大部分会转为成胺。 B. 水体中的氨浓度大于0.01mg/升时,就会对锦鲤产生毒害作用。会破坏鱼鳃的粘膜层,降低血红素携氧能力,使锦鲤常在水面喘气,鳃呈紫色或暗红色,食欲不振,停在池低不动,各鳍或体表出现血丝。氨浓度大于0.02mg/升时,会加速鱼类死亡。 C. 当发现鱼类氨中毒时必须尽快处理。紧急处理可以换水,降池鱼池PH或将鱼转入安全水体中。 D. 要定期测定鱼池的氨氮和PH值。设计良好的过滤系统,合理放养密度,定期处理鱼池粪便,定期换水是不让水体氨升高的最佳方法。 6. 亚硝酸盐 A. 亚硝酸盐是氨氮初级氧化的产物,对锦鲤也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当维持在0.1mg/升以下。当亚硝盐大于0.1mg/升时,鱼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变成巧克力色,也就是养殖上常说的“褐血病”,使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下降,鳃肿胀,摄食减少,生长缓慢,疾病增多。当浓度达到2.5㎎/L时,鱼体呈中毒状态,呼吸作用下降,体能衰弱,进而导致死亡。 B. 要定期测定鱼池的亚硝酸盐含量。设计良好的过滤系统,合理放养密度,定期处理鱼池粪便,定期换水是不让水体亚硝酸盐升高的最佳方法。 7. 硝酸盐 A. 硝酸盐是氨氮氧化的最终产物,对锦鲤没有直接伤害,但是累积过多导致水质老化,细菌、藻类滋生,使生态失衡。建议将硝酸盐浓度维持在5.5mg/升以下。 B. 定期换水,在养殖池中加沸石是除去硝酸盐的最佳方法。 8. 其它水质指标 A. 如COD,BOD等生化指标。只要水质处理和养水方法正确,日常管理得当,并不需要特别测定和关注。 B. 其它有益或有害金属离子、阴离子。要保证养殖水源不受污染,养殖用水都要经过一定的水处理和养水过程,若使用自来水要经过去氯或曝晒处理。 二. 养殖水体处理和管理 1. 养殖用水判定方法 A. 水必须无味、无臭,无色、透明度约2米深,无异常气泡,池壁青苔正常。 B. 水质指示测定正常。 2. 养殖池的处理和养水方法 A. 鱼池入鱼前要经过些处理。先是全池加满水,再加3mg/升的磷酸浸泡1~2天进行脱碱作用。放掉水,用高锰酸钾或盐酸冲洗消毒,再注入水浸泡一周左右,使之早生青苔(绿藻),使水呈淡绿色。在养水过程中,增氧设备、过滤设备均要打开。再养水过程中,可以使用EM菌相关产品来促使养殖水体中的有益菌繁殖。 B. 养好水的池,锦鲤最好分批加入,一下入池过多锦鲤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两批入池的锦鲤间隔时间最好7天以上。 3. 养殖池,水体等的日常管理 A. 定期检测水体水质指标,做好日常观察,记好养殖日志 B. 定期对养殖水体使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视情况每月1~2次,消毒时要停食。 C.定期维护相关设备,定期清洗过滤器材。定期向水体添加光合细菌、硝化细菌 等有益菌的相关产品。 4. 常见不良水质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A. 黑色水,通常伴有、腥臭味水体偏酸,此时表明水体中有机物未得到及时转化,极易产生有毒物质,导致鱼病。处理黑色水,建议第一天使用解毒剂解毒;第二天使用二氧化氯对水体进行消毒,一周后使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加强底质分解。 B . 红色水,水体呈红色通常是由甲藻过度繁殖造成。可以选择在晴天在下风口高剂量局部泼洒除藻素,1天后再使用生物鱼肥、育藻素并加深水位。 C. 蓝藻水,是由于池体含氮有机物富集但缺乏藻类生长所要的有机酸和磷肥,远远 看去水面有一层铜绿色的油膜,水呈泥土色。除去蓝藻可换养殖池的表层水(捞取表面油膜),选择晴天使用除藻剂,隔天向水体添加磷肥和微生态制剂。 D. 混黄水,表明水体浮游植物数量不够,水体较瘦,缺少营养元素或大量滋生大型浮游动物。对于这样的水体要先杀大型浮游动物,三天后育藻素配合调水素全池使用。 E. 白浊水,这是由于水体浮游藻类缺乏或大量死亡所致。对于这样的水体,建议多开增氧机加大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力度。 F. 酱油色水,主要是汕祼藻和褐藻过度繁殖引起的。对于这样的水体,通常先用氧化剂氧化有机质,三天后使用育藻素、改底素再加少量磷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