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53740
- 精华
- 7
- 帖子
- 16284
- 最后登录
- 2016-10-9
- 注册时间
- 2012-5-24
锦 鲤 榜 眼
鱼 仙
龙币
- 1389
兑换福利
|
本帖最后由 阿弥陀亻弗 于 2012-12-10 15:57 编辑
十一月 十一月份,主要的管理养护工作与上月同。必要时,应对当年繁殖的鱼进行第二次挑选,留优去劣。这里所说的“必要时”,是指水族箱的容积与现养热带鱼的数量相比,显得太小,而影响安全越冬。这一次剔除的鱼往往质量尚可,可备一水族箱另养或作其它适当处理。
如发现热鱼较频繁地上浮水面,并且身体向前上方倾斜,甚至呈垂直状态吞咽水面上的空气,便说明水族箱中溶氧量太低,应立即查明原因,是水质败坏还是养鱼或种水草太多,分别采取换水或稀疏鱼、草的措施。
十一月份,相当多的地区已经进入冬季,气温、水温降得很低,有的地方还会结冰。这时,作为热带鱼的最佳天然饵料——鱼虫,在池塘、沟渠,湖泊等天然水域中的数量锐减,已不是多数热带鱼爱好者可以轻易获得的珍品,更不用说,满足养鱼的需要了。
从十一月直到翌年春暖花开,鱼虫再度大量出现之前,圆满地解决热带鱼的饵料问题,应作为养鱼人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任务来考虑,它直接关系到养鱼的成败。此时,可以改喂较易取得的各种水蚯蚓。这类寡毛类环节动物冬季多潜伏在池塘、沟渠等有机质丰富的底泥中,挖取洗净后即可喂鱼。
为防止它钻到水族箱底部的砂砾中,不易为热带鱼取食,可先将一乒乓球沿粘线对半分开,把水蚯蚓放进去再合起来成球状,用粗针在球体上戳许多小孔,悬球于水族箱中,当水蚯蚓不断经小孔伸出球外时,便可供热带鱼顺利撕食。还可以改喂干鱼虫、人工合成颗粒饲料或新鲜鱼、虾肉屑等人工饵料。但是,除孔雀鱼、剑尾鱼、黑玛利鱼及某些鲤科鱼等习惯于摄食这类没有生命、不能活动的人工饵料外,少数较珍贵的热带鱼还不能立即由活饵料过渡到适应这类饵料,而要事先加以“训练”。
具体做法是;先停止投饵2—3天,趁这些“娇气”鱼饿极之时投给人工饵料。开始,它们会从水族箱的四面八方急速游向投饵点,但并不摄食,只在饵料周围转几圈又游走了,此时将人工饵料—捞走,并补投少量鱼虫让它们充饥,但不让吃饱。饿它们一段时间再投人工饵料,并放入几尾能吃这种饵料的鱼起带头摄食的作用,如这些“娇气”鱼仍不摄食,养鱼人要耐心等待,可再给少量鱼虫充饥。
如此重复多次,饥饿难忍必然迫使它们摄食人工饵料。开始时可能会出现把饵料吞进去不久又吐出来的情况,这正是“训练”成功的先兆,养鱼人千万不要灰心,再坚持几次,它们便会较顺利而习惯地摄食人工饵料了。需要说明的是,还有少数珍贵热带鱼,除了活饵料之外,是任何其它饵料都不吃的。
在冬季,即使是水蚯蚓也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获得的天然饵料,经常去郊外采集更不是一件乐事,因此必须讲究水蚯蚓活体长期保存的办法。一般的做法是,将它们用湿布包起来存于低温环境中。
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保存时间很难超过一星期,不算十分理想。较好的办法是,将水蚯蚓保存在浅盘中,水深保持0.5—1.0厘米,静置于气温为2—6℃的低温环境中,并且每天换水一次,换水时用清水漂洗干净,这样可以保存二,三个星期。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用完一份水蚯蚓,再保存新挖来的,而不要将新挖来的和原有未用完的混在一起保存,这是因为保存时间久的个体生命力差,容易死亡而加重损失。
整个冬季,养鱼水族箱中的水温不要升得太高,相反,还是保持在稍稍偏低的水平,即稳定在22—24℃范围内最好。
在这种水温范围内,绝大多数种类的热带鱼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待到翌年春季进行人工繁殖时,再稍稍提高水温,便能更好地发挥其刺激亲鱼兴奋发情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