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锦鲤的饲养 1、饲养密度 在饲养锦鲤之前,首先要考虑饲养容器的大小及所能容纳锦鲤的尾数。锦鲤的观赏主要在于它华丽的色彩、刚健的体形、优雅的动作及群泳的美姿,而且锦鲤须从背面观赏即斜上方观赏最佳,若从侧面观赏则逊色不少。要能完全满足这些条件,只有庭园地池饲养。但作为都市居民,并非人人都有花园,只好用水族箱代替。关于饲养密度,要结合容器的大小、水量、水温、充氧状态、鱼体大小及生长情况等来调节。 2、品种搭配 在花园地池饲养时,一般以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黄金或白金、秋水、浅黄等搭配。而在水族箱中,人们只能观赏到锦鲤的侧面,可选择鱼体会反光的品种如黄金、白金黄金、松叶黄金、山吹黄金等锦鲤,再搭配德国鲤。但无论是饲养在地池或水族箱中,大多以色彩鲜明的锦鲤为主,颜色较暗、有光泽且优雅的为辅。 3、投饵方法 锦鲤为杂食性鱼类,动物性或植物性饵料都可喂食,如水蚤、水蚯蚓、小虾、玉米粉、饼干碎、方便面条碎、蔬菜,甚至米饭团都能摄食。但要想锦鲤色彩鲜艳,除配合灯光、背景及水质外,更重要的是投喂高营养的专用锦鲤增色人工饲料,有片状或颗粒状。 饵料可以单一投放,也可以交替投放。锦鲤是比较贪食的,假如投食过多,就会发生积食或便秘等病症。所以要注意投饵数量和次数,以少食多餐、无残饵及坏水为原则。 对于孵化后的幼鱼,初时可以喂养轮虫、水蚤或蛋黄。2 厘米左右的小鱼就要喂以红虫等饵料。对于长到5厘米以上的鱼,可以随便地吃动物性或植物性饵料。 二、锦鲤的繁殖 1、选择亲鱼 作为观赏鱼的锦鲤繁殖要有目的地选择亲鱼。锦鲤主要观赏背面,所以最好选择上下较扁、剖面是扁椭圆形、整体呈纺缍形的,而色彩则根据培育目的来选择相应体色的亲鱼。 2、准备产卵池 作为产卵池一般都采用小型水泥池。池的形状不限,规模大小为高4米宽4米深0.8米,水深0.4至0.5米。繁殖用水PH值7.2-7.4,微咸性、低硬度的水质为好,水体溶氧应保证在4毫克/升以上。注意池溏消毒和事先制好鱼巢提前放入池中,鱼巢一般采用经过蒸煮浸泡的狐尾藻或棕树皮,扎成小束做成。 3、产卵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4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锦鲤的繁殖季节,当水温上升到16-18℃时,即可将选择好的亲鱼移入产卵池,每个池内放亲鱼2一3组即可,亲鱼入池后,当发现亲鱼有相互急促追逐现象时,表明即将产卵。产卵一般在清晨4点左右开始,到上午10左右为止。一般一次可产生20万-40万粒卵。 锦鲤的卵径一般2.1至2.6毫米,产出后吸水膨大,卵膜外举,粘性会粘附于鱼巢上孵化。待亲鱼产完卵后,将附有受精卵的鱼巢取出,用5%一7%的食 盐水浸泡5分种消毒,然后移出新鱼,在产卵池进行孵化。 4、孵化 孵化时的水深一般为30厘米,水质与水温要求与产卵时用水相同。 孵化时间的长短与水温直接相关,在适宜水温范围内随水温的升高而缩短,在水温18℃左右时4-5天,在20℃-22℃时为3-4天,在25℃时约3天。刚孵化的仔鱼不动、不食,依靠吸收腹部的卵黄囊而营养,待卵黄吸收完毕后,仔鱼便开始自由游动,并开口摄食外界食物;此时应及时投喂饵料。 5、鱼苗的培育 鱼苗的培育过程也是一个择优汰劣的过程,是一个多次选择培育过程。选择过程一般在仔鱼孵出后的3个月内进行3-4次。 第一次挑选:在仔鱼孵出后的20-30天内进行,当鱼体长到3厘米左右开始。主要是选留体质健壮,游动活泼,品种特征明显的个体,对于其它个体淘汰掉,或另行培育出售。但因品种不同,其生长速度和形成斑纹的时间也不相同。例如:昭和三色锦鲤约在孵化后15天左右开始挑选,黄金类锦鲤则从孵化后50天左右开始,红白系列和大正三色系列的锦鲤从孵出后60天左右开始。 第二次挑选:在第一次挑选后20天左右开始。选择标准为鳍形的好坏,色彩鲜艳与否,图案斑纹是否清晰,品种特征是否明显等等。此后的第三四次挑选与第二次挑选基本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