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属于鲤科鲤属,日本称其为“koi”。相传在1800年的一个寒冷冬末,日本新泻地区的一个农民掀开他房前土池上的草帘检查池中鲤鱼时,发现有的鲤鱼变成了浅黄色,这个就是锦鲤最早的突变个体。由于这种鱼与当时自然繁殖的鱼不一样,所以它最早被称为“神鱼”,后来又称为变种鲤鱼、花鲤鱼。而锦鲤这个名字,是在日本明治年间才开始流行起来,让我们仔细了解一下锦鲤产地。
锦鲤最初只有两三个品种,到了1914年的大正博览会上,已经出现了六个锦鲤品种(黄写、白写、大正三色、三色、红白、阿部鲤)。时至今天,其品种已经大大增加,已达13大类119种之多。锦鲤的鉴赏要点有许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锦鲤起源于中国,但是却是在日本发展和兴盛起来的。文政时代(1804-1829),日本新泻县的养殖者对变异鲤鱼进行筛选和改良,天宝年间(1830-1843),培育出了白底红碎花纹的红白鲤。大正六年(1917),由广井国藏培育出了真正的也是最原始的红白鲤,经高野浅藏和新野太郎吉的改良,红白鲤的红质和白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之后,由新野友又卫门于昭和十五年(1940)培育出友又卫门系、纹次郎系;广井介之丞于昭和十六年(1941)培育出五左卫门系;左腾武平太于昭和二十七年(1952)培育出武平太系。现在最出名的红白锦鲤有仙助系、万藏系和大日系,分别由网作太郎于昭和二十九年(1954)、川上太郎于昭和三十五年(1960)、间野实于昭和四十五年(1970)培育出来的,因此红白的主要的产地是小千谷市和山古志村。
大正初年,养殖红白锦鲤在日本极度盛行。新野荣三郎于大正四年(1915)培育带有黑斑、真正的大正三色。后经经过了不断的改良,培育出了寅藏三色、定藏三色、甚兵卫三色、吉内三色和松之助三色。这些都是非常著名的大正三色品种。所以大正三色的主要产地是小千谷市,山古志村以及川口町。
从大正初年到昭和初年,黄影写在日本风靡一时。山古志村竹泽的新野重吉于昭和二年(1927)用黄影写鱼印花鲷交配,培育出来一种黑底上有红色花纹的三色锦鲤。他邀请一些鱼友为其定名。因该品种诞生在昭和年间,所以定名为昭和三色,但这种昭和三色的红质为柿红色。小林富次于昭和四十年(1965)用昭和三色于红白杂交,至此才培育出了真正带鲜红色的昭和三色。直到现在,红白、大正三色和昭和三色仍被称为“御三家”,昭和的主要产地集中在山古志村和枥尾市,大正三色与昭和三色的区别。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其经济到了崩溃的地步,国民处于大饥饿年代,锦鲤大多成了充饥的食物,这时期锦鲤饲养到了最低谷。昭和二十一年(1946),山古志村竹泽的青木泽太父子强忍饥饿把金棒、金盔和印花鲷以及茶鲤进行杂交,培育出了一种金色锦鲤,当时他们非常兴奋,便召集鱼友开了一个会议,将其定为“金色的瀑布”,后来简称为“黄金”。但是这种黄金鱼在冬天水温低时十分漂亮,一到夏天水温高时便失去了光泽。黄金鲤的主要产地是山古志村和小千谷市。
昭和三十二年(1957),小千古市东山的片冈正修及秋田县的高桥武次郎,几乎同时用黄金和黄鲤杂交,培育出了闪耀着金黄色光泽,水温升高金黄色也不会消失的“山吹黄金”。这种闪耀着金属光泽的鱼使日本人大为痴迷,促使人们用黄金鲤于其他品种进行杂交,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皮光鲤,使锦鲤发展达到全盛时期。锦鲤成为了日本的国鱼,并被作为亲善使者进行外交往来和民间交流,推广到世界各地。山吹黄金的主要产地是小千谷市。
因为日本最早产出锦鲤,锦鲤的各种品种也是在日本产生,所以其它的锦鲤品种的产地基本上集中在山古志村和小千谷市。锦鲤鱼的筛选,作为锦鲤的出生地,日本具有其他国家不具备的养鲤的天然优势。锦鲤还是风水鱼,因此也有锦鲤风水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