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锦鲤鱼
标题: 跪求 [打印本页]
作者: kongping 时间: 2015-4-27 10:58
标题: 跪求
如何预防避免"白点病"?
一直懊恼。
谢谢
作者: 太阳之光 时间: 2015-4-27 10:58
我来告诉你:1)保持好的水质,换水避免温差;2)要有大的水体(这样温差变化就小);3)避免传染源,渔网渔具不要在已经的白点病的鱼缸或水中使用。掌握这三点,保证你远离白点,远离困扰![](http://static3.longyu.longdear.net/images/forum/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作者: lyb0328 时间: 2015-4-27 11:02
换水时加适量黄粉,如果不行可以敌百强伺候
作者: kongping 时间: 2015-4-27 11:03
lyb0328 发表于 2015-4-27 11:0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换水时加适量黄粉,如果不行可以敌百强伺候
黄粉预防?这季节太操心
作者: a1004536556 时间: 2015-4-27 11:11
水质,水温稳定,加上强大的过滤就没啥问题
作者: 锦鲤大美人 时间: 2015-4-27 11:13
看看下面内容能否帮到你(转发):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是一种锦鲤新手常见病,它易爆发,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往往导致新手整缸死鱼且焦头烂额。传统治疗方法为老三样,或老三样+白点净药物治疗。但它的病理如何?这种寄生虫从何而来?新手如何通过外观辨别确认以防误诊?而且新手往往没有经验,如何确定自己的治疗是有效的,以避免耽误时间导致病情恶化却不自知?
很多老手总笑话新手瞎折腾,笑话鱼都是折腾死的,诚然。但折腾会死,不折腾必死,那叫新手如何不去折腾?好比我也是新手,我遍寻百度无数文章,一个个说的头头是道,但直到我拍照发帖论坛求助前,依旧不敢确认自己的鱼究竟是白点还是打粉病。
所以,特立此帖,致每个养鱼新手,《如何辨别及治疗白点病》
一:如何辨别(附十余张25倍放大后的高清照片)
白点病和打粉病很相似,打粉病我没遇到过依旧不知,但白点是很滚圆的一种白色颗粒,简单看上去,给人感觉像是小气泡,小氧泡,鱼头,鱼鳍处较多,均匀分布,浑身都有,但并非大量集中在身上某一小块区域。(打粉个头小,白点个头大)
PS:北方水质硬,HP值高,也就是含碱量大,有白点时多为白点病;南方水质软,HP值低,也就是水里的酸性成分大,打粉病的可能性相对高一些。
二:白点是什么?
白点其实就是小瓜虫,这是一种寄生虫,很小,但比打粉要大很多,大概0.2-1毫米长度。显微镜下看,很像一条小毛毛虫。
三:小瓜虫的繁殖过程和传播方式
①首先它是一条幼虫;②它在水中寻找寄主,随后吸附并钻入到其表皮组织里,刺激鱼体分泌粘液,形成胞囊保护自己(此期间它几乎是无敌的);③根据水温不同2-5天成熟,并脱离鱼体,回到水中,开始分裂繁殖,短时间内由1只变成1000只(一般新鱼回家往往3-5天后爆发白点病就源于此)。④幼虫在水中游泳寻找寄主,以此循环。
PS:幼虫在24小时左右,如未寻找到寄主,会自然死亡哦!
四:小瓜虫的病理。
鱼由于身上长满虫子,浑身难受,发炎,疼痛。鱼由于鱼鳃里长满虫子,发炎,疼痛,无法呼吸。越来越严重。最后鱼死了。
五:治疗过程。
老三样:①换水1/3或1/2,用于稀释水中小瓜虫幼虫数量和比例。②加温,15-25度区间时,作用是对小瓜虫催熟,尽快让其脱离鱼体,尽快让其脱离“无敌状态”,27-30度区间时,对寄生在鱼体表面的成虫有灭杀效果。③加盐千分之5,也就是每100升水下一斤粗盐。作用1是灭杀水中游离的幼虫。作用2是增强鱼体的渗透,说明一下,鱼是通过体表来喝水的,并非通过嘴,增加含盐比例,鱼就会“少喝水”,减少了有毒物质进入体内的比例。
PS:新手偶遇问题,加热管质量不合格,恒温能力差,定温不标准,你可以拧到30度了,实际它到23度就不再加热了,你以为温度到了可以杀虫了,实际白点们很欢乐,更努力的去繁殖了……建议大家用专业测温工具实际测温,或采用高品质加热管。
辅助治疗类药物(可选项):金滴牌白点净每百升水2-10ml,说明书上写的是一般2ml,重症3ml,药浴5ml,卖药的告诉我用10ml。。我折中了下,25公分锦鲤用的5ml,成分是一种什么什么汞,有毒性,量大会死鱼,下药务必慎重。
PS:白点净的作用是毒杀水中游离的幼虫,高浓度时会渗透进鱼体表面胞囊(白点),对成虫构成灭杀效果。务必配合加盐治疗,减少进入鱼体的毒素量,避免鱼虫皆死。下盐时也要注意,超过千分之5时会让淡水鱼脱皮,褪色,甚至生病死亡。
实战治疗过程:
①11月26日新鱼携白点幼虫入侵我家,并隐蔽繁殖……
②12月2日上午10点开始换水,下盐千分之五,逐渐升温至25度(附30倍放大照片集锦)
③12月3日中午1点下白点净,比例5ml/100L水,病情得到控制(附30倍放大照片集锦)
④12月4日上午10点拍摄照片,大部分成虫成熟或死亡后已脱离鱼体,未见新寄生体出现,鱼体残留大量破开后的空囊
⑤12月5日下午6点拍摄照片,因白点似乎有复发迹象。怀疑是27度左右温度时,无法对所有白点灭杀,个别耐温能力强的白点成功繁殖,分裂,最后幼虫再次寄生,已于中午12点逐渐加温至30-31度。(另外感谢下版主在19楼的建议和批评,意见已采纳)
PS1:另,建议鱼友升温务必逐渐到位,28度以下对白点无绝对灭杀效果!
PS2:新手初期治疗时切勿一次升温太高,短时间内升温10度,保证整缸鱼和白点一起挂……
PS3:不要轻易相信温度计和加热管的精度!我现在有3跟加热管其中2跟不准;有鱼缸用,家庭室温用温度计各1个,以及红外测温仪一台,其中水下用那个也不准!
⑥12月7日下午7点30,及晚10点30分别拍摄的最后照片:7点30时拍照观察,白点已基本寥寥,鱼表囊泡中可见白点死尸。10点30二次观察时,大量已死亡白点囊泡已脱落,仅剩小猫三两只……本次白点已基本治愈成功,接下来打算换水,再巩固治疗3天。
经验总结:
①治疗白点时,金滴牌白点净哪怕按说明书剂量2倍使用,依旧基本无效。
②加热管温度<28°时,对白点仅有部分灭杀效果。
③对白点病真正有效的治疗方式为加温,30-32度对小瓜虫有绝对灭杀效果,换水的作用是稀释水中毒素和细菌,下盐的作用杀菌和降低毒素进入鱼体比例。
作者: 老皖北 时间: 2015-4-27 11:26
白点病
病原体:小瓜虫,虫体椭圆,柔软可塑,形态多变。本病是由多子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和鳃部引起的,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较常见的寄生虫性鱼病。
症状和病变:当小瓜虫幼虫侵入鱼体皮肤和鳃部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的粘液,使鱼体组织增生形成一个个白色状脓胞,起初体表呈白翳状,似肤霉又不象肤霉,数日后,小瓜虫幼虫在鱼体表形成胞囊时,白点症状才明显。病鱼的体表、鳃部和鱼鳍上出现许多点状胞囊,体表粘液明显增多。肉眼观察时就是一层密麻麻的白点。小瓜虫则藏在脓胞里逐渐发育为成虫。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此时病鱼虽仍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缸壁一角互相挤擦或身体磨擦硬物。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症状开始明显,鱼体感觉不适,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且常呈呆滞状浮在水面。病程一般5--10天,如果不及时治疗,白点病将迅速传播开来,使鱼群集体患病。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15—20℃最适于白点虫繁殖。
防治:
(1)根据小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提高水温至28度,(小瓜虫在水温25度以上不易繁殖,28度开始死亡),予以防治。数天后小瓜虫胞囊就会逐渐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恒定,病鱼基本功就会痊愈。如再辅以药物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
(2)在溶水量50千克的水族箱中放入黄豆粒大小的呋喃西林粉,稀释后泼洒于水中,药浴病鱼。
(3)将新砖放入尿液中浸泡24小时,取出晾干(古时称尿砖),放入病鱼的缸中,数日后就能见效。
(4)选用0.2-0.3克硝酸亚汞,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15分钟,注意由于硝酸亚汞有剧毒和腐蚀性,药液应放在塑料盆中,不要用金属容器。
(5)用0.05%-0.07%浓度的红汞溶液,放入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5-30分钟,连续用药2-3次。
(6)红药水治疗。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不要加多,水色曾微红即可,宁少勿多!浸泡5-10分钟,每天1-2次。
(7) 投入适量甲基蓝药水,每10加仑水 4—8cc,无底砂配合过滤系统之容器,药量宜减为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8)将患病的鱼放在百分之一的食盐水中,药浴3—5天,亦可治愈。
白点病成虫杀除难,但仔虫杀除容易,故维持水中有效药剂约7~20天左右,即可完全扑灭。
(摘录的
)
作者: 杂七杂八小杂鱼 时间: 2015-4-27 11:26
提高水温 能保持28度以上 绝不得 白点
作者: 闲云野鱼 时间: 2015-4-27 12:36
白点小瓜虫 困水24小时再换就可以了
作者: 德州小崔 时间: 2015-4-27 13:00
论坛好多帖子都是治疗白点得,认真搜搜看看,
作者: kongping 时间: 2015-4-27 14:25
太阳之光 发表于 2015-4-27 10:58![](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来告诉你:1)保持好的水质,换水避免温差;2)要有大的水体(这样温差变化就小);3)避免传染源,渔网 ...
谢谢?
作者: kongping 时间: 2015-4-27 14:26
杂七杂八小杂鱼 发表于 2015-4-27 11:2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提高水温 能保持28度以上 绝不得 白点
谢谢,看来这季节要恒温才行。
作者: 锦鲤¥锦鲤 时间: 2015-4-28 17:22
个人感觉,水温控制好,一般没事!
作者: ←竹马♂ 时间: 2015-4-28 17:42
孔雀石绿与可以治疗,不过很危险
作者: kongping 时间: 2015-4-29 00:03
锦鲤¥锦鲤 发表于 2015-4-28 17:2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感觉,水温控制好,一般没事!
谢了,想到冷水鱼不需要加热棒就撤了,现在没办法又继续用,目前温度不稳定,太折腾。
作者: 金顶阿芙拉 时间: 2019-5-6 19:18
水质很重要。
作者: 马湖龙王 时间: 2019-5-6 19:21
避免温差过大。
作者: 珍珠虎 时间: 2019-5-6 19:34
过大的温差不好。
作者: 金头虎 时间: 2019-5-6 19:39
太阳说的很好。
欢迎光临 龙巅锦鲤鱼 (http://jinliyu.longdi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