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锦鲤鱼

标题: 锦鲤常见病防治(3) [打印本页]

作者: 东风1908    时间: 2013-1-3 16:30
标题: 锦鲤常见病防治(3)
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

  口丝虫(鱼波豆虫、白云病):口丝虫(ICHTHYOBODO)常栖息于鱼类的皮肤与鳃部,数量少时并不会造成病害,但环境水质不良或鱼的健康状态不佳时,常会大量繁殖,破坏鳃及皮肤组织,造成黏液分泌增多,形成白雾状的附着物,故称白云病。此病主要寄生于淡水鱼类,尤其是锦鲤在移池后常发生,因此又称新水病。锦鲤在感染此病后呈昏睡状态,沉于池底角落,因而又称昏睡病。

  (1)病因:口丝虫以飘游口丝虫(ICHTHYOBODO NECATRIX)最常见。虫体呈卵圆形,具2或4根鞭毛,可旋转游动。虫体内有1个圆形胞核。固着于宿主的虫体则呈梨形,鞭毛不明显,于组织上可下下左右摆动。口丝虫最适流行温度在2~30度,虫体开始繁殖的水温为12~20度,以24~25度、PH4.5~5.8时最容易大量繁殖。繁殖时以纵二**法,不需中间宿主,可直接传染转移宿主;在环境不适合时可形成具有抵抗力的孢囊,而附着于鱼体或池底中。秋末至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

  (2)病状:

  #感染初期鱼体会发痒,在池底、池壁摩擦鱼体。

  #病鱼皮肤上有一层乳白色或灰蓝色的黏液,使病鱼失去原有的光泽。在鱼体破伤处充血发炎,往往感染细菌或水霉,形成溃疡,使病情更加恶化。

  #当虫体大量侵袭皮肤时,鳃上也出现大量虫体,由于鳃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的呼吸,因此病鱼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

  #食欲减退,无精打采,缩尾夹鳍,群聚于池底角落,反应迟钝,鱼逐渐失去平衡,横卧于池底,最后衰竭死亡。

  (3)诊断:

  #虫体小,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取体表黏膜或鳃组织进行镜检。

  #有无群聚昏睡的情形发生。

  #当锦鲤的黑色和赤色部分患上这种病时,较易被发现;但白色部分患病时,就不是容易辨别出来了,当发现是白云病时,已经不能挽救了。

  (4)治疗:

  #用2%食盐水浸洗5~15分钟或3%~5%浸洗1~2分钟,连续数天。

  #用高锰酸钾20MG/KG浓度,水温10~20度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20~25度时,浸洗15~20分钟;水温25度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

  #每100L水体中用30~50万个单位的青霉素,长期浸泡。

  #50MG/KG的亚甲基蓝或0.2MG/KG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半小时,连续几次。

  #福尔马林20~30MG/KG浓度,每2~3天使用1次,连续数次。

  (5)预防:

  #增强水流,可减少口丝虫的附着寄生。

  #降低饲养密度。

  #维持水质洁净稳定,减少对鳃或体表组织的刺激。

  斜管虫病:斜管虫(CHILODONELLA CYPRINI)附生于鱼类的鳃及体表皮肤,在水质环境不良、鱼密度过高或其它因素等,破坏宿主寄生虫的生态平衡,常会大量繁殖滋生造成病害。

  (1)病因:锦鲤饲养中以鲤斜管虫(又称心形虫)最常见。虫体卵圆形或肾形,大小约50~70UM,背部隆起无纤毛,腹面平坦,左右各具数条纤毛带,胞口位于腹面前端,具漏斗状的口管,大核1个呈卵圆形。以水中的有机物及鱼体剥离的细胞碎屑等为食物。繁殖以无性的横二**法为主,亦发生有性的接合生殖。在不良环境中可形成球形或卵圆形的胞囊。

  此病是鱼类常见病,多发生在小缸和水质较脏的水池中,对当年生幼鱼危害最大。繁殖的水温为12~18度,从发现少数虫体开始,经过3~5天大量繁殖,可使鱼大量死亡。室外鱼池水温在25度以上时,通常不会发病,但在室内水缸、水池中还会发病,每年流行季节为12月至来年5月。

  (2)症状:病鱼瘦弱,体色较深,体表有乳白色薄翳物质,使病鱼失去原有色彩,严重时病鱼的鳍条不能充分伸展。

  病原体寄生在体表和鳃上,破坏组织,使鱼呼吸困难,因此病鱼游近水表呈浮头状,即使换清水仍不能恢复正常。

  (3)诊断:斜管虫虫体很小,须刮取体表黏液或剪取鳃组织,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4)防治方法:与口丝虫病的防治方法相同。

  钟形虫:钟形虫(VORTICELLA)又称吊钟虫、杯体虫、舌杯虫,是水中常见的一种固着性纤毛虫,可附生于池壁池底、水中植物或其它物品上,以水中有机碎屑及微生物等为食,在高水温、富营养化的环境中很容易大量繁殖滋生,附生于鱼的体表皮肤、鳍及鳃,尤其是鱼体受伤时更容易感染,造成疾病处理上的困扰。

  (1)病因:钟形虫虫体前粗后细,呈杯状或喇叭状,大小约100~400UM,前端具口盘,下接口沟,口盘四周围有绒毛构成的缘膜,可摆动带动水流,滤食水中有细菌、微生物及组织碎屑等有机物。底部形成附着器,固着于宿主的上皮细胞上,大核1个呈倒三角形或卵圆形,位于虫体中央。虫体收缩时,口盘先收缩,口纤毛再缩入,只在顶端留1小孔,使收缩的虫体呈茄状。生殖方式有无性的纵二**及有性的接合生殖两种。常见的有累枝虫(EPISTYLIS)、聚缩虫(ZOOTHAMNIUM)、钟形虫(VORTICELLA)、舌杯虫(APIOSOMA)等。

  正常的鱼很少会有钟形虫的附生,发生大量附生时,多半因为体表受伤或移池运输时体表保护的黏膜受损,失去黏液的保护才会使钟形虫大量附生。

  (2)症状:

  #感染初期体表出现米粒大小向外增生的白斑。

  #患部逐渐扩大,伤口伴随二次性的细菌感染,呈现潮红出血。

  #鳞片脱落,患部出血溃疡,有水霉、藻类或其它原虫的附生。

  (3)诊断:

  刮取患部黏膜组织,于显微镜下检查,可观察到群聚会收缩运动的钟形虫,虫体下端具分枝状长柄将虫体连接在一起,除钟形虫外,常可观察到口丝虫、斜管虫、车轮虫的混合感染及水霉与丝藻的附生。

  (4)治疗:钟形虫的附生感染一般不易处理,除了以药物控制外,必须配合水质环境的改善和二次性细菌感染的控制。

  #改善水质环境:适当地换水降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增加水流强度等,可减少钟形虫的附生。

  #福尔马林:20~30MG/KG浓度,药浴12~24小时,可减少钟形虫的附生。

  #二次性细菌感染的控制:体表有发炎溃疡时,须配合使用呋喃唑酮2~5MG/KG溶液,长期药浴。

  #慢性局部伤口溃疡的附生,可在患部以碘酒等消毒后,再涂上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等以保护伤口。

  (5)预防:

  #定期换水,清洗过滤池,减少有机物质的积累,维持水质的清净。

  #移池运输时小心操作,防止鱼受伤或黏膜受损。

  #鱼受伤或黏膜受损时,及早以药物消毒,预防钟形虫或其它二次性病原的感染。

作者: 小雷    时间: 2013-1-3 17:01
学习 谢谢你

作者: 追风行者    时间: 2013-1-3 17:19
谢谢分享。
作者: 东风1908    时间: 2013-1-3 17:23
追风行者 发表于 2013-1-3 17:19
谢谢分享。

谢谢支持!
作者: 新鱼民2012    时间: 2013-1-3 18:19
感谢分享
作者: qianyinz    时间: 2013-1-3 18:40
学习中。。。。

作者: 鱼乐无国界    时间: 2013-1-3 18:59
继续温习!
作者: 小雷    时间: 2013-1-3 19:17
学习 谢谢你

作者: 东风1908    时间: 2013-1-3 19:30
小雷 发表于 2013-1-3 19:17
学习 谢谢你

不客气~
作者: 太阳之光    时间: 2013-1-3 21:28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东风1908    时间: 2013-1-3 21:31
太阳之光 发表于 2013-1-3 21:28
学习了,谢谢分享

不客气~
作者: 翼龙骑士    时间: 2013-1-4 09:50
学习
作者: 东风1908    时间: 2013-1-4 09:56
翼龙骑士 发表于 2013-1-4 09:50
学习

不客气!




欢迎光临 龙巅锦鲤鱼 (http://jinliyu.longd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