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锦鲤鱼

标题: 錦鯉疱疹病毒症之防治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雷    时间: 2012-10-4 15:43
标题: 錦鯉疱疹病毒症之防治
本帖最后由 小雷 于 2012-10-4 15:44 编辑

摘 要
病毒特性及流行病學:錦鯉疱疹病毒症(Koi herpesvirus disease)是由一種會引起錦鯉及鯉魚嚴重死亡的病毒引起,這種病毒是二十面體、具有封套的雙股DNA病毒。本病毒根據其型態暫定在疱疹病毒科。本病毒可感染錦鯉(Cyprinus carpio koi)及鯉魚(Cyprinus carpio carpio)並引起死亡,是否可感染他種魚類目前不明。本病於1998年最初發生於以色列,同年傳至美國;2000年傳至英國、德國及比利時;2001年日本外銷英國錦鯉被分離出此病毒(惟日本國內並無發生報告);2002年中國大陸及印尼疑似發生本病。本病之快速傳播似乎與感染帶原的活魚在各國間運輸販賣有關。 診斷:本病發生於所有年齡的錦鯉,接觸感染源後7-10天內會發病,死亡率高達80-100%。發病魚外觀並無任何特異病變,僅鰓部有潮紅、腫脹、白色斑塊及出血,有時可見鰭及尾充血。本病之診斷可透過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則須配合病毒分離、電子顯微鏡檢查、聚合酵素鏈反應或核酸序列比對來完成。
預防控制:本病之預防包括勿引進感染帶原的錦鯉、魚場的人員進出管制、自家消毒及迅速送檢可疑病例俾便及早處理。控制方法為撲殺所有罹病池之魚類、嚴密消毒、空池曝曬、引進健康的魚隻。本病目前並無治療方法。
我國目前狀態:我國錦鯉於2002年12月由家畜衛生試驗所確定發生本病,其後仍有病例報告,顯示各錦鯉及鯉魚飼養場應加強預防與控制。

一、病因
  雖然學者有不同看法,本病暫定由錦鯉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引起,屬於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1998年,本病最早正式報告發生於以色列,可感染任何年齡之錦鯉及鯉魚,死亡率高達80%以上,水溫高於18 ℃以上就會發生。本病毒可藉水平感染傳播,是否可透過垂直感染尚不明;罹患本病殘存之魚類會變成帶病毒者。
  2002年12月,由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在發病錦鯉病材中,經病理變化、原位雜交法及核酸序列比對方法確定本病毒已入侵我國。
二、流行病學
  1998年,首次報告本病最初爆發於以色列,該批錦鯉由歐洲進口,共損失超過600噸的鯉魚及400萬美金的錦鯉(Hedrick et al. 2000);同年美國東岸一錦鯉養殖場魚參加錦鯉品評會後爆發本病。2000年英國、德國、比利時均有發生報告(Way et al. 2001,Hoffman et al. 2001)。2001年11月,日本輸英國錦鯉被分離出此病毒,惟日本國內並無發生報告(Amita et al. 2002)。2002年3月,中國廣東省錦鯉品評會發生大量死亡之疑似本病案例。同年6月印尼提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該國爪哇島之錦鯉疑似發生本病(Rukyani A. 2002)。
  2002年12月,我國錦鯉確定感染本症,本病之入侵,推論應與輸入感染的帶原活魚有關。目前我國台北縣、台北市、桃園縣均有疫情傳出。
三、宿主範圍
  目前僅知會造成錦鯉(Cyprinus carpio koi)及鯉魚(Cyprinus carpio carpio)感染致死。其他種魚類是否會感染或成為帶原者,目前尚無研究報告。至92年3月止,我國本病病例僅發生於錦鯉。
四、臨床症狀
  健康魚類在接觸病原7-10日後發病,初期少量死亡,2至4日後開始出現大量死亡,死亡率可達80-100%。罹病魚最初出現游動遲緩然後死亡,未急性死亡病魚可見鰭及尾充血(圖一),鰓部會出現潮紅、腫脹及一些白色斑塊(壞死的細胞),伴隨著黏液增加,嚴重者鰓部會出血,引起池水變紅(圖二)。病程若再拖久,有些病魚,體表會出現白色、灰色的斑塊,更嚴重者會造成潰瘍。有時可見病魚眼框凹陷,出現奇怪的泳姿,如頭上尾下隨波逐流,或突然狂奔急游(Hedrick et al. 2000)。
五、組織病理學
  主要的顯微病變在鰓,可見鰓上皮細胞增生、細胞核肥大、局部壞死、於壞死細胞可見核內包涵體;鰓二級薄板會造成癒合。腎臟、心臟、胰臟、胃及腸均可見局部壞死及核內包涵體。偶而於腦部神經原細胞亦可見到核內包涵體(圖三、四)。
六、診斷方法

  可以將乳劑接種錦鯉鰭細胞株(KF-1)(Hedrick et al. 2000),培養在20 oC,7天後可見感染細胞聚集(aggregate),其胞質內出現嚴重空泡化(vacuolization)的細胞病理變化(CPE)。其上清液負染色在電子顯微鏡下檢查可見110 nm 大小的病毒顆粒(圖五)。
  若無細胞株可用,可以直接萃取鰓、腎乳劑DNA並以本病毒特有的引子(KHV9/5F 5'-GACGACGCCGGAGACCTTGTG-3', KHV9/5R 5'-CACAAGTTCAGTCTGTTCCTCAAC-3)進行聚合酵素鏈反應,其反應條件為2 mM MgCl2,400 um deoxynucleotide triphosphate,30 pmol primers,1U Taq polymerase,template: 70-100 ng DNA。反應時間為95oC 5 分,然後進行39次增幅(每次包括94oC 1分,68oC 1分,72oC 30秒),最後進行72oC 7分的延長(Gilad et al. 2002)。將其大小為484 bp的產物定序與基因庫中錦鯉疱疹病毒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AF411803)比對,再加上前述特徵性的病理變化可以確診。
七、防治方法

 (一)預防:
1. 確實掌握情報,勿自我國或外國本病發生場購入任何魚類(本病毒雖僅會造成錦鯉及鯉魚死亡,但他種魚類可能扮演感染不發病的帶原者)。
2. 新購入之魚類應隔離飼養並與少數自家健康錦鯉混養(哨兵魚)十四天,若無發病才可與自己的魚隻混養。
3. 魚池的入水口與出水口應分別獨立,勿與他池混用。
4. 避免魚販、閒雜人員進出,進出人員的手(肥皂洗手加上70%酒精消毒)、鞋及車輛輪胎均應消毒(30 ppm 碘或 500 ppm漂白水),並換用場內的膠鞋、防水衣及網具。
5. 場內器具應各池分開使用,不可混用。使用後應浸泡消毒一小時(500 ppm漂白水),然後以清水沖洗才可使用。
6. 疫情發生期間,魚隻買賣遵守「只出不進」的原則。
7. 由國外買入時,應請對方國家檢疫機關開立該場半年內未發生錦鯉?疹病毒症之衛生證明,以保障自身權益。
8. 遇有疑似病例應儘速送請各縣市政府家畜或動物疾病防治所(防疫所)診斷,以便及早處理。
 (二) 控制:
1. 確定已感染的錦鯉場應盡速將魚隻撲殺並加以掩埋,池水及用具均以500 ppm 漂白水或漂白粉浸泡二十四小時,才可放流。
2. 放水後之池塘應清洗乾淨、曝曬一個月後才可重新飼養健康之錦鯉。
3. 罹病殘存同一池的錦鯉或他種魚類均可能變成帶原者繼續排放病毒三至六個月,因此應該一起撲殺。


九、網路資料
       (本文屬智慧財產,轉載本文內容及圖片,請事先得到本所同意)

        
        

作者: 追风行者    时间: 2012-10-4 17:56
学习。
作者: 阿弥陀亻弗    时间: 2012-10-5 09:42
本帖最后由 阿弥陀亻弗 于 2012-10-5 19:03 编辑

学习谢谢分享
作者: 逗鱼    时间: 2012-10-5 18:37
估计是台湾或者香港的文章吧,学习了
作者: 紫月天    时间: 2012-10-5 19:01
学习




欢迎光临 龙巅锦鲤鱼 (http://jinliyu.longd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